进入农业供应链网

专家首页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分类:
全部电商专家种植专家养殖专家经营专家管理专家市场专家策划专家营销专家研究专家其他
区域:
全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台湾
高级搜索:

种植专家

更多>>
刘海利
专家职称教授|实验师
专家简介刘海利,男,河北省遵化人,1978年8月生,满族,中共党员,西南大高级学实验师。2003年毕业于原西南农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西南大学获得蔬菜专业农学硕士学位,同年留任西南大学任教;主讲园艺生产技术、蔬菜栽培学实验、实验园艺学等课程。主要以经济作物魔芋作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生理生态和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主持或主研承担省部级和地方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著专业书籍2部,获得发明专利1项、行业标准1项。主要研究领域:1、蔬菜种质资源研究对有特色的蔬菜种质资源的生理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分类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在对研究资源的经济性状分析,并进行杂交育种和新品种选育研究。2、资源丰产理论与技术研究从理论基础上弄清资源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为科学种植奠定理论基础;开展优化栽培、间套作制度及防病丰产高效益等栽培制度及技术研究。目前主要针对新品种快繁、精简化栽培技术方面进行研究。近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1、重庆市科技扶贫项目:魔芋新品种引进与配套栽培技术示范,2013-2014,主持2、重庆市科委“121’项目:重庆市魔芋基地建设项目,2014-2016,主研3、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魔芋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研制,2010-2012,主持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重点项目:魔芋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及信息库创建(XDJK2009B022),2010-2012,主持5、西南大学石柱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魔芋丰产栽培技术与示范,2011,主持6、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西南大学石柱县园艺实践教学基地研究与实践,2012-2013,主持7、西南大学石柱农科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提早魔芋成熟期的栽培新技术示范,2009年,主持8、重庆市科技公关计划项目:魔芋高产栽培新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2012,主研9、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魔芋组培良种产业化示范机配套技术研究,2007-2010,主研10、国家标准:魔芋干,2009年,主研11、魔芋粉农业行业标准修订(2010.5.20发布,2010.9.1日实施,标准号:NY/T494-2010),2006-2007,主研[2]论文:1、刘海利、牛义、石新龙、蒋学宽、王启军、张盛林.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对花魔芋产生多叶的影响;西南大学学报;2012,34(12):39-422、胡楠,刘海利,王启军,牛义,张盛林.魔芋浅层液体组织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蔬菜(学术版),2011,33(6):35-393、石新龙,王启军,牛义,刘海利,张盛林.低温诱导对白魔芋产生多叶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6):35-394、牛义、张大学、刘海利、王启军、刘红艳、张盛林.魔芋新品种渝魔芋1号的选育,中国蔬菜,2010,(2):88-905、宣慢,刘海利,蒋学宽,张盛林,牛义,王启军.对4种魔芋花器的观察分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4):75-786、谭平,刘海利、张盛林.魔芋叶面喷施尿素试验,植物医生,2009,22(4):33-347、牛义,张盛林,刘好霞,王高军,刘海利.不同倍性白魔芋植株的细胞学形态观察与核型分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12):79-848、刘海利,孟加明,罗庆熙.重庆设施园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长江蔬菜,2004(12):5~7著作:1、刘海利、王启军、牛义、张盛林编著。《魔芋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12月2、刘海利编著。《西瓜栽培100问》,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专利:1、张盛林、刘海利、牛义、王启军、廖学雷、刘红艳、张大学。“魔芋一年两熟的栽培方法”,2010年8月25日,获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810070367.5)标准:1、刘海利、余毅、张盛林、张浙峰、蒋学宽、鲜登宇、赖运平、王丽容、黄维藻、何巧林.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魔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2013-12-13)
王启军
专家职称教授
专家简介王启军出生年月:1969年11月江苏东海人,博士后,1995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园艺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蔬菜品质改良与遗传育种。1995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1997-2002年在韩国忠南大学食品工学科发酵工程专业毕业。2002年就职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主讲课程“食品分析”,“发酵食品”,“食品营业”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发酵食品及食品安全,发表论文30余篇。

养殖专家

更多>>
王建华
专家职称教授
专家简介王建华,男,1948年11月生,河南省南阳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75年毕业于河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81年在西北农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历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西北农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担任本科生《动物中毒病及毒理学》、《家畜内科学》、《饲料卫生学》、《饲料毒物学》、《家畜中毒学》、《兽医临床诊断学》等,以及研究生《临床兽医学进展》、《临床兽医学专题》、《兽医临床治疗学》、《家畜中毒病及毒理学》、《饲料卫生学》、《研究方法》、《国外兽医状况》等的讲授任务。先后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40名,硕士研究生30名。指导留校青年教师4名、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1名、科创基金本科生3名和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30余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个3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和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各1项,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专项基金1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项基金2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6项(已授权13项)。已出版主编、合编、参编、审校和翻译著作35部(本)。公开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优秀论文34篇,英文20多篇);译、校英文科技学术论文50余篇
靳亚平
专家职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
专家简介靳亚平,男,1966年1月生,陕西宝鸡人,汉族,中共党员。1989年6月西北农业大学5年制兽医本科毕业。现任农业部动物生殖生理与胚胎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副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1989年9月~1992年6月西北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学位,1995年9月~1999年10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临床兽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农学博士学位。2006年3月-2007年3月赴加拿大Guelph大学进行访问研究。1999年晋升副教授,2000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晋升教授,2005年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兽医产科学;动物生殖内分泌学与生殖免疫学;动物生物技术。近年来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项目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经营专家

更多>>
霍学喜
专家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简介一、职务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农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陕西省管理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农业部第五届软科学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二、教育及工作经历1981.9-1985.7西北农学院农业经济及管理专业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1985.9-1988.7西北农学院农业经济及管理专业学习,获农学硕士学位1988.12-1993.7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及管理专业学习,获农学博士学位1993-1996西北农业大学讲师,经济贸易学院贸易教研室主任1996-1999西北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农业大学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6.8-1997.6陕西省农业厅综合处(借调)1999-2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与环境信息研究中心主任(2000.11-2000.12日本筑波大学访问)20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3.1俄罗斯远东国立农业大学访问2004-20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2005.8-2005.9联合国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WIDER,芬兰)访问2005-200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6.1台湾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访问2006.3澳大利亚国立澳洲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访问200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7.1英国雷丁大学访问2008.9巴西圣保罗大学访问2010.10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访问2011.10德国自由柏林大学、慕尼黑理工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访问2012.4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普渡大学、马里兰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三、研究领域农业产业经济、农业区域经济、农产品贸易四、主讲课程《科研基本方法》、《国际贸易原理》、《期货经济学》、《市场营销》、《研究方法论》、《英语科技写作》、《组织理论》五、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1、科研项目情况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经济评价研究陕西农业推广项目2003-2004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研究农业部环能软科学项目2003-2005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国家软科学项目2003-2005陕西省中产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04-2005陕西省种子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04-2005一线两带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研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2005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机制研究世界银行项目2005-2006农林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与控制模式研究教育部重大专项2005-2006财政支持中国粮食主产区发展投资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2005-2006WTO背景下中国西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战略体系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2007陕西省公益林补偿机制研究陕西林业科技重大专项2006-2008关中经济区及城市群建设的财税政策调研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2009陕西省能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机制研究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检测中心2007-2008交易成本对农户销售行为的影响及农业专业化组织创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2012中国苹果产业经济研究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项目2008-20152、出版著作情况经济英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西方经济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经济英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期货经济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市场营销学农业部规划教材2009陕西省能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罗建朝
专家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简介一、职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共陕西省委讲师团特聘专家教授、陕西省首批农业专家服务团成员、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陕西省咸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委员,杨凌示范区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金融学会理事、西安金融学常务理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副主编、副主任等。二、教育及工作经历1982年9月考入西北农学院农经系,1986年7月大学毕业,获农业经济及管理学士学位1986年9月在西北农业大学农经系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11月被推荐免试提前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7月毕业,获农业经济及管理博士学位1999年9月-2000年1月、2005年2-7月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进修英语2006年11月–2007年11月以国家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系从事农村金融合作研究1年历任金融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分委员会主任,校咨询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三、研究领域农村金融理论与政策、农村金融管理、金融市场投资理论与技术、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四、主讲课程《学科导论》、《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学》、《金融理论前沿》、《高级货币金融理论》、《博弈论与宏观金融政策》、《管理学经济学前沿理论与实践》、《农村金融》等五、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1、科研项目情况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供求均衡与产权抵押融资模式研究”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西部生态环境重建中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效率评估与宏观监督体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投资的逆常规变动与宏观调控方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增长方式与监督保障体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方案与管理创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度、市场效率与功能提升政策体系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试点运行绩效评价与支持政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西部农地金融的组织体系构建与信用风险分担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农业投资全方位增长的政策支持体系与对策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农业财政投资效率评估与监督保障体系研究”中华农科教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的可行性研究”农业部软科学基金“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农业支持保护战略研究”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中国农村金融项目“陕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委托项目“陕西省农村信用社一级法人社组建及管理模式研究”杨凌示范区委托项目“杨凌示范区利用市场机制推进企业化发展战略研究”杨凌示范区委托项目“杨凌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研究”杨凌示范区委托项目“杨凌示范区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研究”杨凌示范区委托项目“杨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可行性研究与组建方案”杨凌示范区委托项目“杨凌担保行业发展规划研究”杨凌示范区农村商业银行委托项目“杨凌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划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农户经济社会发展调查与实证研究”等科研课题30余项2、出版专著情况已出版《小额信贷的影响与可持续性发展:中国陕西和孟加拉的案例研究》(英文)、《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研究》、《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增长方式与监督研究》、《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返乡农民工创业与就业指导》、《跨世纪选择––中国农业企业化发展战略研究》、《世纪之交的陕西农村经济》等学术专著10部,主编出版《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共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管理案例库教程》等教材8部3、发表论文情况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SSCI收录2篇,CSSCI源刊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农业经济》、《金融与保险》、《财政》等转载。主要代表作有:《“三农”经济与农村金融学科建设》《博弈与均衡:农地金融制度绩效分析》《非正式制度安排与技术约束下的农地金融问题––湄潭县土地金融公司个案研究与一般政策结论》《农户消费、生产性投资与正规金融借贷关系及实证研究》《资源整合与体制创新:国家农业园区发展战略构想》《中国农地金融制度方案设计》《农业投资:内涵、类型与现实特点》《我国农业三元投入主体的合理分工与行为优化》《市场经济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演变中的政府行为分析》《试论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问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与制度创新问题》等4、获奖情况《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研究》,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09.9《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香港物宝天华国际基金会资助),荣获陕西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12《跨世纪选择––中国农业企业化发展战略研究》,荣获陕西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8.12《进一步调整陕西农村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研究》,荣获陕西省1989––199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4.12《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增长方式与监督研究》,2006年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二等奖,2006.6《杨凌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2005年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二等奖,2005.1杨凌农业科技开发基金“科技新星”陕西省首届优秀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陕西省青年突击手等荣誉称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6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2009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201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货币银行学》,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农村金融教学团队,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

策划专家

更多>>
姚顺波
专家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简介一、教育及工作经历1982-1986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林业经济大学本科、经济学学士1988-1990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律法学第二学士学位2002-20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博士1988-1997西北林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1997-20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20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二、研究领域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三、主讲课程本科生:现代企业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硕士研究生:现代管理学博士生:管理学理论四、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1、科研项目情况1、国家自然基金:基于碳汇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研究2011-20142、国际泥沙中心:志丹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2012-20133、GEF项目:陕西省荒漠化治理效益评估研究2010-20114、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生态恢复工程效益评估2009-2010。5、世界银行课题:中国集体林权改革相关政策研究2010-2011。6、陕西省人民政府课题:陕西生态公益林政策研究2007-2009。7、陕西省人民政府课题:陕西能源开发生态补偿研究2007-2008。8、国际泥沙中心课题:吴起县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2005-2008。9、国家“八五”、“九五”攻关课题: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研究。10、陕西省软科学:陕西非公有制林业制度创新研究(2004KR88)。1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项目。2、出版专著情况1.《企业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92.《中国非公有制林业制度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现代企业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4.《经济法教程》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3、获奖情况1、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2009年,2011年)。2、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1年)3、获陕西省农业推广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09年)。4、《现代企业管理学》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材(2005年),获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2005年),全国农林经济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2006年)。5、获陕西省科技三等奖2项(2000年,2003年)。6、获中国林业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三等奖(2003年)。
郑少锋
专家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简介一、教育及工作经历1978-1982西北农学院农经系农业经济管理本科、学士1982-1985西北农学院农经系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硕士1999-2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博士1985-1994西北农业大学助教、讲师兼任教研室主任、研究生秘书,期间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合作研究1年1994-1999西北农业大学副教授兼任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院长,期间赴以色列海法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个月1999-200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兼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期间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研究3个月200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兼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第一届高等学校农林经济与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赴瑞典、芬兰、奥地利、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国访问二、研究领域农业经济管理、会计学三、主讲课程经济计量学、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四、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1、科研项目情况1.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农业部2000-20012.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农业部2002-20033.陕西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及其运行模式研究陕西省2003-20054.中澳畜产品成本效益比较研究澳大利亚农业部2003-20065.杨凌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世界银行2004-20066.农民培训体系研究世界银行2004-20067.陕西省统一年产值补偿标准研究国土资源部2006-20108.综合可再生生物资源––财务分析亚洲开发银行2008-20109.农产品成本核算及控制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201010.农业基础设施综合开发项目财务分析亚洲开发银行2010-201211.黑龙江省能源效率项目财务分析亚洲开发银行2011-20132、出版著作情况1.农产品成本核算及控制机理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独著)20052.成本会计学中国农业出版社(主编)20043.加拿大畜牧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主译)20013、发表论文情况1.主要粮食作物成本效益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3.22.目标成本和标准成本在农产品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农业技术经济2004.53.农产品成本控制及其方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34.农产品成本动因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05.45.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生产成本变动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6.16.资源性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浅析财会通讯2006.37.中国玉米生产成本地区差异性分析商业研究2007.128.玉米生产者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69.农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是许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南大学学报2008.110.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DEA分析生产力研究2008.611.种植大户生产行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0.812.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生产力研究2010.1013.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财会通讯2010.2314.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关系开发研究2010.415.探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经济问题探索2010.916.2006—2008年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及比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317.农业上市公司筹资风险预测实证分析财会通讯2010.518.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生产力研究2010-1219.价值链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浅析商业会计2010.2420.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及寻求破解的探索农村经济2011.321.基于DEA方法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评价经济问题2011.1022.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其治理优化开发研究2011.323.农业上市公司Z计分财务预警模型应用研究2012.124、获奖情况陕西省政府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省政府2001

营销专家

更多>>
贾金荣
专家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简介一、教育及工作经历1981.9––1984.7:陕西省泾阳县永乐中学(高中)毕业1984.9––1988.7: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88.9––1991.7: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1991.7––1995.3:陕西省农业厅属农业信息站(西安)1995.4––1999.12:李比希大学(德国吉森)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1995.4––2001.10:李比希大学(德国吉森)农村社会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02.3––2005.4: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5––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研究领域农业市场与政策、农业保险、金融理论和农村金融。三、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1、科研项目情况参加和主持研究课题1.1993年参加了陕西省省级课题“陕西省农产品流通问题研究”。执笔的课题论文“立足市场体制,搞好农产品产销衔接”在《陕西农村经济》上正式发表。2.2000-2001年作为研究人员参加了德国李比希大学农业和农村社会学研究所AndreasBodenstedt主持的DFG研究课题“AbfallderGesellschaft”。3.2002-2005年主持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课题“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经费5万元,已经完成约20万字的专著初稿。4.2003年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了广东省农业厅和扶贫办省级课题《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与组织行为规范的对策研究》(主持人:温思美;研究经费:6万元),完成4万多字的研究报告。5.2004年主持(独立)完成了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城市社区市场型和管理型两种服务模式研究》,研究经费3,000元,发表论文1篇。6.2004年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了国家重点学科基金课题《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研究》(主持人:傅晨;研究经费:3万元),完成4万多字课题报告。7.2004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办课题“广东省城市化研究”(主持人:傅晨;研究经费:3万元),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约1万字。8.2005年主持(独立)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农村基层组织重构与土地制度改革研究(以广东省为例)》,研究经费1.5万元。2、出版专著情况《LandwirtschaftlicheAnstellungderKleinbauernChinasimMarketwirtschaftlichenAnpassungsprozess》,ISBN3-8258-3780-7,MÜNSTER-HAMBURG-LONDON2000。3、发表论文情况1.立足市场体制,搞好农产品产销衔接。《陕西农村经济》1994年第1期。2.1992年作为主要作者参加了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种职业结构研究”专题征文,论文“陕西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政策选择”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3.民工潮现象的社会学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获得2003年中国农学会、中国期刊协会农业期刊分会优秀论文一等奖。4.现阶段中国农民问题的本质及其解决途经。《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5.中国“三农问题”解析。《小康社会与农民、农业、农村》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民工潮:现象、问题及对策。《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学术版第1期。7.欧盟适应WTO贸易新规则的农业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南方农村2003年第4期。8.农村基层组织运行中的问题与组织重构研究。《华南农业大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9.我国农民收入问题及其市场经济机制扭曲作用的本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10.村改街的城市化意义。《南方农村》2004年第2期。11.我国农村基层组织运行与组织重构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12.在城市化的动态过程中探讨我国的“三农问题”与“三农政策”。《理论与改革》2004第3期。13.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建立有限小土地私有制的理论探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14.农村基层组织运行与组织重构问题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15.从城乡关系演进规律看农村社区管理城市化的必要性。《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6.德国生态农业发展政策与发展现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17.城市化发展的动态阶段性与我国的“三农”问题及政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年第1期。
陆迁
专家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简介一、教育及工作经历1984-198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大学本科学士学位1988-199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1994-199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研究生1993.12-1998.12西北农业大学任教讲师1998.12-2005.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12,日本东京大学、北海道大学等高校进行学习交流2010.4-2011.4,美国阿克色大学做访问学者二、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学投资经济与项目管理三、主讲课程本科生: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生:发展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博士生:高级宏观经济学四、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1、科研项目情况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户收入和社会资本异质性对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研究(71173174),(2012-2015);2、“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生态灌区建设的水价政策与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研究(2011BAD29B01-03),(2012-2015);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动物疫情风险下养殖户防空行为响应及损失评价研究----以禽流感为例(12YJAZH199),(2012-2014)4、基本科研业务费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粮食价格波动不同主体福利变动测度及调控政策研究(QN2011078),(2012-2014);5、陕西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陕西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研究---基于农户收入和社会资本异质性交互作用,(2012-2014);6、农业部软科学基金项目:城乡收入差距及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农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研究(0508),(2005.5-2006.12);7、陕西省软科学基金项目:大学推广体系与基层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对接(2005KR50),(2006.1-2007.12);8、陕西省财政厅重点专项:陕西省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2005.5-2006.5);9、河北省专项:潮河流域不同类型区生态与经济“双赢”模式示范研究(2005.1-2008.12);10、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对农业环境影响研究学校重点课题2007-20092、出版专著情况1.微观经济学(主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农业技术颈部运作机理研究(独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3.宏观经济学(副主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4.西方经济学(主编)世界图书出版社19973、近期发表论文情况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意愿的实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国际大米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传递效应——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财贸研究,2012年01期.I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陕西省三大区域经济差异评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蔬菜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福利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1995-2010年为考察期,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03期粮食价格波动对主产区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财贸研究,2012年05期小型水利设施的合作供给与积极性找寻:陕省700个农户样本改革,2012年10期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奶牛养殖产业为例,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China’sRiceSupplyandTrade:ConstraintsandPotential,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BusinessandE-Government,ICEE2011,EI.CornSupplyResponseinChina,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ProductE-ServiceandE-Entertainment,ICEEE,2010,EI.IncomeDifferentiationinDifferentDistricts,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2006(3):16-21.TheRiskEvaluationofAgriculturalHigh-techInvestmentProject[J],EcologicalEconomy,2005(4):83-86.RegionalSpecializationinMidwesternDistrict:Opportunities,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China-USABusinessReview,2005(4):46-52.国内外玉米市场价格的动态关系及传导效应[J].国际贸易问题,2011(12)19-28.基于大国经济剩余模型的大米技术进步福利效应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9)33-41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福利效应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08):53-54.我国玉米产业技术进步的福利效应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4):78-82.封闭模型下稻米产业技术进步的福利效应分析[J].经济问题,2011(09):22-24.基于Nerlove模型的中国不同区域玉米供给反应研究[J].经济问题,2011(07):73-76.我国大米的供需态势:由库存与消费观察[J].改革,2011(07):51-56.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50-54.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演化的关键要素分析研究[J].经济问题,2010(08):70-73.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衰退风险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07):93-97.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成长阶段的衰退风险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118-121.基于我国粮食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效率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29-33.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运用农户数据的回归分解[J].中国农村经济C,2005(05):4-11.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0):31-33.关于失地农民的安置和补偿问题的思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14,中国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05(8)71-74.民间资本介入农业基础设施领域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0-33.中国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06(4):125-128.4、获奖情况1.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陕西省政府20052.陕西青年突击手标兵陕西省政府20053.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媒体报道|法律声明|公司资质|服务条款|友情链接

电脑版手机版

农业供应链网 版权所有 © 2014-2018 工信部备案:陕ICP备10201194号-5

服务热线:400-660-6095 电子邮件:yl01com@126.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路15号信力大厦第66幢1001室

农业供应链网是国内领先的农业采购与供应链大数据技术应用系统,是大数据+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一站式云服务平台。